健康教育
这种儿童意外伤害屡见不鲜,您猜到了吗?
[发布时间: 2020-10-22 浏览量:2870]


一、什么是消化道异物呢?

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,既不能被消化,又不能通过消化道排出,可能导致消化道损伤,甚至穿孔的危险。如:果核、硬币、纽扣电池、勺子、首饰、玩具、钥匙、钉子、电池、磁铁、强酸强碱腐蚀性液体…

二、儿童误吞消化道异物后果严重吗?

80%-85%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于儿童,以鱼刺、硬币、电池、磁铁和玩具居多,6月龄至6岁为高发年龄段。其中食管异物所致并发症发生率最高,与滞留时间成正相关,滞留≥24h、72h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上升2倍和7倍,内镜治疗成功率因此下降。不同异物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严重程度各异:腐蚀性异物易使食管液化坏死,磁性异物可致消化道瘘管形成,尖锐异物穿孔发生率达15%-35% 。

三、儿童常见的消化道异物有哪些呢?

硬币、玉坠、玩具零件、纽扣、磁铁、鱼刺、鸡骨、果核、缝衣针、牙签、图钉、圆规尖、别针、水果刀、铁钉、狗牙、棒棒糖棍子、发夹、钥匙、钮扣电池、7号电池、毛发团、柿石……

腐蚀性液体:强酸、强碱(洁厕灵、空调洗液、电池电解液)

四、如何判断熊孩子是否有误食?

大龄儿童应详细询问病史,了解异物的种类、大小、形状及吞食时间;低年龄患儿和精神异常者需要根据临床表现推测上消化道异物可能。胃或十二指肠内异物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,口咽部、食管内异物常表现为异物阻塞感、恶心、呕吐、疼痛、吞咽困难等。不能主诉病史的儿童,如有拒食、流涎与易激惹等表现,需排除异物可能。

五、孩子误服异物,家长该如何处理?

首先家长应保持冷静,立即停止进水或食物,第一时间评估呼吸、精神等表现,尽可能早期给予合适的干预治疗方案。大多数异物能经腔道自然排出体外,10%~20%需内镜处理,约1%需外科干预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,医生会根据患儿年龄、病史、临床体征及并发症,摄入物体的种类、大小、形状、滞留时间、是否存在嵌顿等,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,确定急诊或择期内镜处理。

六、哪些检查有助于判断消化道异物?

胸腹部拍片检查最简单直接,约2/3的儿童消化道异物可以通过拍片显示,但食团、塑料、玻璃、果核等无法显示;如明确有异物吞入或高度怀疑但拍片无法诊断时,需做颈胸部CT,如仍不明确,尖锐异物则需胃镜排查。

七、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,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?

如果误食异物尖锐或有腐蚀性,延误治疗或者异物取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、溃疡、穿孔、梗阻;

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腹膜刺激征(腹部压痛、反跳痛、肌紧张),这与胃肠穿孔密切相关。极少数也会出现致命性大出血警惕食管-主动脉瘘。

八、如何防止熊孩子误服呢?

警惕“祸从口入”,预防是关键

1.孩子必须有大人看护;进食时保持安静,切勿逗笑及呵斥孩子;

2.加强高危物品的存放与保管:剪刀、纽扣、缝线针等尖锐物品应放到盒子统一收纳,放在孩子难以触碰的地方;腐蚀性液体妥善保管,标志醒目。

3.尽量选择一体合成的玩具;对于组合玩具,游戏完毕应清点数量。较小物件不要给孩子玩耍,如:硬币、纽扣电池等;倡议不生产不购买磁力珠玩具。

4.尽量给孩子选择简单、不带饰品的衣物。